是的,中国国务院于2019年12月30日通过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该条例旨在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工资,适用于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农村居民。此外,该条例还规定了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间和方式支付农民工工资,不得拖欠或者克扣工资。
为了解决拖欠工资问题,该条例还完善了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探索建立欠薪保障金制度。对于一时难以解决拖欠工资或企业主欠薪逃匿的情况,可以及时动用应急周转金、欠薪保障金或通过其他渠道筹措资金,先行垫付部分工资或基本生活费,帮助解决被拖欠工资农民工的临时生活困难。
这个条例的制定是近年来治理欠薪工作成功经验的制度化提升,是依法治欠的重要体现和制度保证。它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根治欠薪工作的高度重视,顺应了社会各界对根治欠薪的期盼和呼吁,开启了依法治欠的新阶段。
农民工工伤险的赔偿方式包括医疗费用、伤残补助金、丧葬补助金和工亡抚恤金。
当农民工发生工伤时,首先需要及时就医,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承担。如果工伤导致伤残,农民工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伤残补助金。如果工伤导致死亡,家属可以获得丧葬补助金和工亡抚恤金。
赔偿金额根据工伤程度和相关规定确定,农民工可以通过向用人单位或保险机构申请赔偿来获得相应的补偿。
农民工如果没有购买社保,仍然可以申报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其职工购买工伤保险,但如果用人单位未为农民工购买社保,农民工在发生工伤后,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在申请工伤认定时,农民工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 工伤认定申请表;
2. 劳动合同或其他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
3. 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4. 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证明;
5. 劳动者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农民工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后,相关部门会对事故进行调查核实。如果认定为工伤,农民工可以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获得相应的赔偿。同时,农民工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交社保。
总之,虽然农民工没有购买社保,但在发生工伤后,仍然可以申报工伤并享受相应的待遇。在申请工伤认定时,请确保提供完整的材料,以便顺利进行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