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960年到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
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
北宋疆域:东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为界。
宋神宗时通过熙河开边收复河湟,宋徽宗时期于青海北部置陇右都护府,并重金赎回幽云七州。
政治制度:宋朝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采用分化事权方式,宰相职位由多人担任,还实行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这些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也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开国:显德七年(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汴梁(河南开封),改元建隆。
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兵权与财政权集中于中央,避免了中晚唐藩镇割据的乱象。
据历史记载,距今五六千年,黄河流域出现了一些较大部落,包括:
1. 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在距今约六千年前至五千年前的黄河中游地区繁盛的一个文化,代表了当时的一个较大部落。
2. 竹沟文化:竹沟文化是在距今约六千年前至四千年前的黄河中游地区存在的一个较大部落,以制作陶器和纺织技术闻名。
3. 公孙甘文化:公孙甘文化是在距今约五千年前至四千五百年前的黄河流域地区繁盛的一个较大部落,以农业生产和陶器制作为主要特征。
4. 仓头文化:仓头文化是在距今约五千年前至四千年前的黄河流域地区存在的一个较大部落,以陶器和石器制作技术的发展为特点。
以上仅举几例,还有其他文化和部落在黄河流域出现和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