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公元762年所作的一首诗,是他在被贬至南阳时所创作的。当时,唐玄宗时期政治腐败,天下大乱,杜甫也被牵连其中,先被贬官,后来又被贬至南阳。在南阳时,杜甫亲眼见证了百姓苦难的景象,血泪写作了这首《绝句》。这首诗写出了杜甫的悲愤与疾苦,展现出他为天下苍生的担忧和爱心。杜甫以“人”为本,深刻反映了时代的社会困境与人民的生存状态,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历史上独树一帜的文化宝藏。
绝句”是唐代诗歌体裁之一,因其每首四句尾韵严格,故得名。该诗歌体裁主要在唐代中期(公元8-9世纪)流行,而杜甫则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圣”。他生活在一个充满战乱和社会动荡的时期,目睹了天灾人祸、风雨飘摇的国家局势。
他的诗歌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感同身受和对国家衰落的深深忧虑。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其中许多都是用绝句这种形式写成的。这些诗歌表现出了杜甫对人民和国家的深深关爱,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