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三国时徐庶的最终下落
时间:2025-05-13 04:26:43
答案

三国时期的徐庶,即徐福,字元直,豫州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是东汉末年的著名谋士。他原本在刘备帐下效力,后转投曹操。徐庶的生平事迹丰富,尤其在三国历史中,他的才智与谋略都备受称赞。

徐庶在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赤壁之战时期。当时,曹操采纳了庞统的铁索连环计,徐庶预感到此战风险极大,因此他向曹操请辞,前往西凉一带防御西凉军。自此之后,关于徐庶的具体行踪和事迹,历史记载便变得相对模糊。

据记载,徐庶在公元223年已经做到了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的高位。然而,到了公元228年,当诸葛亮北伐时,他听闻徐庶仍只是御史中丞,不禁感叹曹操手下贤能众多,导致徐庶的官衔相对较小。然而,没过几年,徐庶便因病去世,大约是在公元235年左右。他去世后,被安葬在彭城,其墓地一度保存到南朝时期,但后因战乱而不复存在。

综上所述,三国时期徐庶的最终下落是因病去世,葬于彭城。他的离世标志着三国时期一位杰出谋士的终结,他的才智和谋略也永远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三国时广西怎么称呼
答案

在三国时期,广西地区大部分属于吴国的领土,而当时广西并不称为“广西”,而是与今天的广东地区合称为“交州”。交州是汉代十三州中最南方的一个州,包括了今天的广东、广西以及越南北部的一部分地区。在三国时期,交州的实际统治者是交州牧士燮,后来东汉灭亡后,士燮依附于孙权,交州便正式成为了吴国的领地。

因此,在三国时期,广西地区被称为交州的一部分,并没有独立的称呼。直到后来的历史时期,广西地区才逐渐形成了独立的行政区划和名称。

三国时战将为啥那么多
答案

三国时期之所以战将众多,是因为当时的文化价值观、市民文化的推动以及个人素质的展现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三国时期,忠义观念盛行,许多将领为了行义于天下,参与了一系列以忠义为核心的战争,如伐黄巾、讨董卓、诛袁绍、拒曹操等,这些行为符合儒家的价值观和语境,因此在文化传统上占据了道德高地。

市民文化的推动:三国故事和人物在民间文化中广泛流传,民间文化虽然可能存在粗俗浅薄的一面,但其核心关注点和价值取向是善恶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在三国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三国文化能够持续受到民众的关注和流传。

个人素质的展现:三国时期的人物多才多艺,如曹操在政治、军事、文学上都有很高的造诣,诸葛亮同样在政治、军事和文学上有所成就;三国人物多率真、有个性,如猛张飞、义关羽、憨鲁肃、帅吕布、狡司马懿等,这些各色人物构成了人们所熟知和憧憬的三国时代。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时期,包括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推荐
© 2025 东路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