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户不算家庭成员。
因为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同主管人共同居住一处的立为一户,以主管人为户主。
一般来说,家庭成员是和你在同一个户口本里的人。家庭在法律上等同于户籍,家庭成员是指在同一户籍内永久共同生活,各个成员的经济收入都作为家庭共同财产的人。家庭成员与直系血亲、亲属并非同一概念,具有直系血亲关系的人不一定互为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是指相互负有扶养义务的一定范围内的直系亲属或旁系亲属。家庭成员主要指夫妻、父母子女,有时也包括指祖父母、外祖父母、外子女、外孙子女及兄弟姊妹等。
由此可见,一个家庭是可以分户的,但是一定要满足一定条件,根据公安机关的相关规定,分户是指公民因生活或居住条件发生变化,由一户分为数户的户口登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五条
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同主管人共同居住一处的立为一户,以主管人为户主。单身居住的自立一户,以本人为户主。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共立一户或者分别立户。户主负责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申报户口登记。
在我国户籍制度中,直系亲属一般指夫妻、父母、子女等直系亲属关系,按照这一定义来看,户口分开后的父母仍然算是直系亲属。因为即使户口不在同一地方,其亲属关系也不会改变。
例如,在紧急情况下,直系亲属可以为对方进行医疗救治或者为对方签署法律文件,而不需要关注双方户口是否在同一地方。因此,即使户口分开,父母仍然是直系亲属。
户口分开和合并是指在户籍管理上,对家庭成员户口的处理方式。
户口分开指的是将原本一个户口簿上的家庭成员分别登记在不同的户口簿上,每个成员拥有独立的户口。这种处理方式通常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如结婚、离婚、子女成年等情况。
户口合并则是将原本分别登记在不同户口簿上的家庭成员合并为一个户口簿,这种处理方式通常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如婚姻登记、子女出生等情况。
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影响到家庭成员的户籍管理情况,如社会保险、医疗保险、教育等方面的权益。因此,在户口分开或合并时,需仔细考虑各种因素,避免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