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电常数是介质在电场中的相对电容能力的度量。它是介质相对于真空的电容率,是电场强度和电场中介质电极板上的电荷密度之比。介电常数代表了介质在电场中的极化能力,能影响电场中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也可作为计算电容器电容量的重要参量。不同介质的介电常数值不同,例如真空的介电常数为1,而空气的介电常数约为1.0006。介电常数的大小与材料的电化学性质、结构、温度等因素有关。
介电常数,通常表示为ε(Epsilon),是物质的一个物理属性,它描述了物质在电场作用下的电荷存储能力。更具体地说,介电常数是一个物质中的电位移D和电场强度E之间的比值,即:
ε = D / E
其中:
D是电位移,它表示单位体积内的电偶极矩的矢量和,单位是库仑/平方米(C/m²)。
E是电场强度,表示单位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力,单位是伏特/米(V/m)。
介电常数是一个无量纲的量,它描述了电场如何在物质中传播和如何被物质影响。对于真空,介电常数为1。对于大多数绝缘体,介电常数大于1,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存储更多的电荷。对于导体,介电常数接近0,因为电场在导体内部几乎被完全抵消。
这个属性在电子学、电磁学、电容器设计和许多其他领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