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是中国京剧艺术家,被誉为“国剧大师”,在中国戏曲界拥有崇高的地位。他以其精湛的表演技艺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成为了京剧的代表性演员之一,并对京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梅兰芳不仅在舞台上独领风骚,还在京剧表演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使他成为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代表和标志性人物,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和尊敬。
1894年,梅兰芳出生在北京前门外李铁拐斜街一座京剧世家的旧居。
1899年,梅兰芳在北京百顺胡同附近一家私塾读书。
1908年8月14日,母亲杨长玉病逝后全家移居鞭子巷头条。
1910年,梅兰芳与王明华结婚。开始养鸽子的业余爱好。
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戏,10月31日,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等戏。
1932年冬,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梅兰芳偕全家告别了北平故居缀玉轩故居,在上海马斯南路121号定居下来。在思南路居住期间,梅兰芳排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戏。抗日战争爆发后,梅兰芳罢歌罢舞,息影舞台,并留起了胡子。期间汪伪政府与侵华日军数次登门要求梅兰芳重新登台,均遭拒绝。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梅兰芳才在思南路的寓所剃去了留了8年的胡子,重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