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被描述为“身长八尺,面如冠玉”的人物是诸葛亮。这个描述是刘备三顾茅庐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对他的外貌进行的生动刻画。其中,“身长八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85厘米,显示出诸葛亮的高大形象;而“面如冠玉”则形容他面容俊美,如同冠冕上的美玉一般。这样的描写不仅凸显了诸葛亮的非凡气质,也符合他在历史上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的形象。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魏、蜀、吴三国相继倔起,成鼎足之势,演出了一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长剧。
诸侯混战的结局形成了三股强大的势力:北方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歼灭袁绍、袁术等势力,统一了黄河流域,占据了中原地带;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出山辅佐,又有关羽、张飞这样猛将追随,最后,经过“赤壁之战”,迫使曹操北还,得以占据益州与荆州等地,逐步发展壮大;江东孙氏自孙坚开始,就以江东六郡81郡为根据地站稳了脚跟,直至孙权,实力日益增强。
此后,三国争战层层展开。先是孙权乘关羽和曹兵交战之际,派兵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死于孙权之手。其后,孙权建立吴国。刘备亦继汉统,建立蜀汉。为报关羽被害之仇,刘备亲征江东,结果孤军深入,大败,刘备病死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不久,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汉自立,定国号“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