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崇海大桥的大工程,各项工作在准备中,还没有确定具体的开工时间。
崇海大桥建设已列入《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
拟建的崇海大桥位于长江口北支上段,南岸衔接崇明县,北岸衔接海门市,大桥北起宁启高速,
1、万年香沙芋艿
万年香沙芋艿万年香沙芋艿产自裴蕾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园,因其生长在富含镁、硒、钙等矿物质元素且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粘性犟黄泥土质中,其质地细腻,干香可口,易酥不糊。
2、海门香芋
海门香芋具有豆的清香,久煮不糊,入口清香味甘,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地域特色。
3、海门山羊肉
红烧海门山羊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肥嫩鲜美、食而不腻、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的特点,是居家、旅行、宴宾、馈友之佳品。
4、牡蛎粥
牡蛎粥是分两步来做的,先以慢火熬一锅稠绵的清粥,另外炒一道蒜蓉豆豉辣炒牡蛎,然后合二成一。这种做法可以保证牡蛎的鲜嫩,不会过老。
5、凤鲚鱼
公元前,长江大量泥沙沉积于长江口,形成大小不等的沙洲,大约经过800多个春秋,至唐末,出现东洲和布洲两大洲及成群小沙洲,沙洲渐次连片。
至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建县,县治设于东洲镇,名海门县。海门濒江临海,屡遭风潮灾害,县境涨坍无常。尤其是明代中叶,境内大片土地坍没,坍至吕四、余东、四甲一线,县治一再迁徙,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栽县为静海乡,归并通州。
清康熙四十年(1701)前后,江流回向南泓,长江北岸开始涨积,涨出40多个新沙,绵亘百余里。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建江苏省海门直隶厅,设治于茅家镇。民国元年(1912)复称海门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海门人民护坡治坍,根除坍害,县境稳定,海门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地区。
1983年实行市管县,南通地区撤销,海门县隶于江苏省南通市。1994年6月撤县设市,成立海门市,隶于江苏省南通市,市人民政府驻地海门镇。2020年7月,撤市划区,正式更名为江苏南通市海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