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有一首词叫《西江月·平山堂》,是他怀念恩师欧阳修所作。这首词的原文如下: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这首词通过回忆作者与欧阳修的交往,表达了对恩师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词中“三过平山堂下”点明了作者对平山堂的熟悉程度,而“半生弹指声中”则暗示了时光的飞逝。“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描绘了欧阳修的书法作品,展现了他的艺术成就。最后两句“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则表达了对人生虚幻和无常的思考。
讲解:
《赤壁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游赤壁的景色和心情。在清爽的秋夜,作者与友人泛舟赤壁,饮酒赋诗,欣赏明月和江水的美景。此时,月亮从东山升起,白露覆盖江面,水光与天空相接,景象壮阔。作者感叹自己的心怀壮志,犹如飘飘欲仙。
第二部分讲述了客人吹洞箫与作者歌唱的场景。客人吹奏洞箫,声音悲伤悠扬,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在音乐的感染下,作者愀然变色,询问客人为何吹出这样的曲调。客人回答说,这曲调唤起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回忆,如曹操被困周郎之事。作者感慨万千,想起自己与友人曾在江渚之上渔樵,与鱼虾为伴,驾驶小舟,畅游长江,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整篇文章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及友人在赤壁游赏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时,作者不仅抒发了自己的壮志豪情,还反思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显示出一种超脱尘世的人生态度。
惠州一绝
苏轼 〔宋代〕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不辞 一作:不妨)
译文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