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70%。
原因是农村居民医疗保险的门诊报销比例是由国家、省、市和县四级财政按照一定比例共同负担的,其中国家、省、市各负担15%,县负担55%,因此门诊报销比例为70%。
此外,农村居民医疗保险还有一些限制和规定,如门诊起付线、限额支付等,所以在使用该保险时需要注意。
农村居民医疗保险是中国政府为农村居民推出的一项保障医疗的社会保险制度,旨在降低农村居民看病负担,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随着我国逐步推进农村医改,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已成为农村居民看病用药的重要来源和保障。
但是农村居民医疗保险的服务和保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完善和提高。
(1)村卫生室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60%,每次就诊处方药费限额10元,卫生院医生临时补液处方药费限额50元。
(2)镇卫生院就诊报销4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100元。
哪些不属报销范围
1、自行就医(未指定医院就医或不办理转诊单)、自购药品、公费医疗规定不能报销的药品和不符合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2、门诊治疗费、出诊费、住院费、伙食费、陪客费、营养费、输血费(有家庭储血者除外,按有关规定报销)、冷暖气费、救护费、特别护理费等其他费用;
4、矫形、整容、镶牙、假肢、脏器移植、点名手术费、会诊费等;
5、报销范围内,限额以外部分。
因地区而异,一般为50%至80%原因是,农村居民医疗保险是为了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出台的政策,其门诊报销比例的高低也与地区经济水平、医保基金财政支出和农民收入等因素有关。
例如,江苏省、浙江省等地较高,可以达到80%以上;然而,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较低。
由于农民居住地区不同,医疗资源和医药物资供应不平衡,因此门诊报销比例标准的制定是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定的。
同时,随着新冠疫情的发生,一些地方开始探索“互联网+医疗保险”模式,通过线上诊疗和远程医疗等方式提高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也有望提高农村居民医保的门诊报销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