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其智略过人,为人刚毅果决,但也暴虐傲慢,行事不择手段;刘备则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创始人,他有仁政之名,以德服人,行事稳健;而诸葛亮是他的谋士,卓越的智慧和卓越的领导能力使得蜀国能够一度站稳脚跟,他为人谦虚有礼,精通兵法政务,而且虚心向人学习。总之,这三个人各有特点,典型的代表着魏、蜀、吴三个国家的特点。
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
相传他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
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
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
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
他广泛搜求了有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考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融合大胆而合理的想像和虚构,创作了“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
罗贯中在这部巨著里,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作了愤怒的抨击,提出了自己的鲜明政治理想。
这个观点形成全书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使曹操和刘备两个艺术形象鲜明对比,互相衬托,以强烈谴责暴政,热烈颂扬仁政。
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曾经领着大军征战天下,略有北方十六州之地。其中,他的主要事件有:
一、夺取冀州,与袁绍争夺天下,二、击败吕布,三、火烧连营,四、赤壁之战,五、统一中原,六、制定建安七子等诸多文治政策。曹操势力逐渐壮大,成为当时的一股重要势力,最终在黄巾之乱、群雄逐鹿的乱世中,成就了魏国的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