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社保是面对小孩、老人、全职妈妈、自由职业者等没有工作单位的人群,只有两险:
居民医保:可以报销看病费用,包括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但不少地区已将这两者统一合并为“城乡居民医保”。
居民养老保险:至少累计缴满15年,到了指定年龄后(一般60岁),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相比于职工社保,居民社保的福利会相对差一点;职工社保是每月都要缴费,而居民社保则是一年交一次,费用少得多。
居民社保缴费:
和职工社保,居民社保只有居民医疗、居民养老保险,每年只需要交一次费用就可以了。
居民医保:一般在每年的11-12月份集中办理,缴纳下一年费用,交一年就保一年;各地费用不同,大多在200--300元之间。
居民养老保险:各地缴费时间差别较大,建议咨询当地社保局为准;费用会分为多个档次,我们可以自由选择,交得越多以后就领得越多。
1.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保险,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坚持“全覆盖、保基本、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以保障参保人年老后的基本生活为目的;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财政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二十八条 国家通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1210元。
一,如果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则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其中:
1.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人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3%×建立个人账户前本人缴费年限(计算到月)。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男性企业职工65周岁时退休,实际缴纳养老保险15年,视同缴费年限1年,以前年度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为1,上年末个人账户储存额为50000,参保地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4000,则参保人每月可领取的基本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640+个人账户养老金495+过渡性养老金48=1184。
二,如果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则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其中,参保人养老金个人账户资金包括个人缴纳的养老保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其他收入(个人账户储存额按国家规定计息)。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北京市男性65岁时开始领取养老金,实际缴费年限15,上年末个人账户储存额为50000,则在不考虑其他补贴的情况下,其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取的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850+个人账户养老金36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