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这篇文言文的意思是: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把它给玉石加工的匠人看了,玉匠认为它是珍宝,所以才敢献给你。”子罕说:“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石当作宝,你如果把玉石给了我,我们都失掉了自己的宝,不如各自都保留自己的宝。”献玉的人很恭敬地说:“小人拥有玉,寸步难行,献出这个玉是想请求免于死难。”子罕把它放在自己的乡里,让工匠替自己雕玉,(卖掉玉)使献玉人富有之后,让他回到家里。
这篇文言文通过子罕和献玉者之间关于“宝”的讨论,强调了子罕不贪财宝的高尚品德,也反映了古人对道德的崇尚和追求。
献爱心的人物非常多,包括一些著名的公益组织创始人、志愿者、慈善家等。比如中国扶贫基金会的马云、乐施会的比尔盖茨、善跑者刘翔、退役军人刘波等等,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捐赠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为社会贡献力量。同时,也有很多普通人热心公益,通过捐款、义务工作、关注弱势群体等方式来帮助他人。这些献爱心的人物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他们的行动展现了人性的美好,激励更多人加入到公益行列中来。
献王酒,源自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是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汉代宫廷秘方酿酒工艺的传承。它的名字“献王”源于西汉河间国国王刘德,史称“献王”。刘德是汉景帝之子、汉武帝之兄,封地在今天的献县。
根据史料记载,刘德在整理校对《诗经》时,发现诗经中有大量类似“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咏酒诗句,于是开始建造酒作坊,招募酿酒名师,用九河形成的优质水源和本地谷物,酿造出了“醇而有度、柔而不淡、清心定志”的“大汉国酒”。
另一种传说则是:当时武帝赏御酒装满献书的车给刘德。刘德回到封地后,为表示按皇上旨意天天饮酒,便把御酒分赏给毛、贯、颜、王等助手及日华宫、君子馆三千儒饮用。无论哪种说法,都反映出献王酒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