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诉讼时效期限最新规定
时间:2025-05-12 19:17:26
答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一般民事诉讼时效期限为3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但是,对于特定的案件,诉讼时效期限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

1.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限为2年;

2.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限为5年;

3.合同纠纷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限为2年或者3年。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当事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届满前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讼,但是因为法院原因未能审理,导致诉讼时效期限届满,法院应当受理该案件。

操作步骤

1.确定案件类型;

2.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确定诉讼时效期限;

3.如果有疑问,可以咨询律师或者法律工作者。

诉讼时效期限怎么规定
答案

诉讼时效期限是指法律规定的在一定期限内必须起诉的期限。在民事诉讼中,根据不同的案件类型和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限不同。例如,财产权利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限为3年,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限为2年。

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限内没有起诉,则原告将失去诉讼权利,被告可以抗辩诉讼时效,法院也将不再受理该案件。因此,当事人需要及时了解自己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限,并在规定期限内起诉。

诉讼时效的起止怎么算
答案

诉讼时效是规定在一定时间内,从特定事件发生起算,没有行使或主张某种法律权利就不能再行使该权利的期限。

起算时间可因不同法律事项而异,常见起算事件如收到民事诉状、合同履行期起始日、事实或权利形成之日等。时效期限的长短也因不同法律事项而异。注意,时效期限一旦逾期即告失效,因此任何一方在此期限内须主动行使其法律权利,否则将对其构成重大法律风险。

推荐
© 2025 东路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