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可以是自然人。股东可以是公司法人、自然人,但是法人股东与自然人股东不可以是同一个人,并且在公司设立之后,一般总公司就会是该公司的股东。不同身份的股东享有的权利是不同的,对于法人股东而言,只是可以增加公司的收入而已。自然人股东的意思是,具有公民身份的个人投资者,进行公司的投资以后通过公司所在地的工商局注册,进行公司股权登记后成为的股东。
法律依据
第五条 【公司义务及权益保护】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1、如果股东是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则负有法定的竞业禁止义务,在违背竞业禁止义务并对公司或其他股东合法利益造成损害时,公司或股东可以依法追究相关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
2、如果股东是公司的技术人员、财务人员等对公司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则需由公司与股东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离职后竞业限制的具体期限、范围、地域及补偿条款等内容。
3、如果股东既非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亦未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为了避免同业竞争的存在,最好是在公司章程中明确约定竞业限制的期限、范围、地域等内容。在前述2、3所述情况下,如果公司与股东之间没有相关的竞业限制约定,实践中如果出现股东同业竞争的行为,则难以有效地追究该股东的责任。因此,为了避免此种现象出现,最好在公司设立之初就在公司章程或相关协议中进行明确约定。
在股东职务侵占是否扣除自己的份额,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股东职务侵占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股东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可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