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饲养方法
叉尾鱼回集群上浮抢食,用配合饲料定点、定时撒投的方法进行。鱼种放养后第3天开始进行人工投饲驯化。由于斑点叉尾鱼回喜欢弱光摄食,驯化时应在黎明和日落后进行,每天2次,经过10天左右可基本驯化成功。接着开始正常投喂,投饲时遵循“慢-快-慢、少-多-少”的原则。投喂量可根据鱼的吃食情况进行调整,当80%以上的鱼吃饱走开后即可停喂,每次投喂时间30分钟左右,高温季节采取少量多次投喂方法,一般日投4~6次。
2、水质管理
前期3~5月为提高水温可保持水深1.2米,每4~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5厘米左右,透明度保持25厘米以上;7~9月保持2米以上的满水位,2~3天换水1次,透明度保持30厘米以上。坚持晴天中午开增氧机1~2小时,阴雨天或暴雨天,晚上或凌晨适时开动增氧机防浮头泛塘。
3、鱼病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5~9月每月用30克/立方米的生石灰和0.1克/立方米的二溴海因各消毒1次;4月底用鱼虫杀星进行1次杀虫;同时不定期用二溴海因对投饵区进行消毒。秋季池塘水温变化大,亚硝酸盐含量会升高,应施用水质保护解毒剂降解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4、适时捕捞
8月份水温高易发生缺氧浮头,应把套养的鲢鳙大部分捕捞上市,同时放养相应数量的夏花鲢鳙鱼苗。降低池塘载鱼量,减少溶氧的消耗。10月份开始分批捕捞上市和进行加工。
叉尾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晒制叉尾鱼干的方法如下:
1. 准备工具和材料:叉尾鱼、竹签或铁丝、细绳、砧板、刀、盐、白胡椒粉。
2. 处理鱼:将叉尾鱼去鳞、去内脏、去头尾,然后用刀在鱼身上划几刀,以便入味。
3. 腌制鱼:将处理好的叉尾鱼放在砧板上,用刀背在鱼身上轻轻敲打,使其松散。然后在鱼身上均匀地涂抹上盐和白胡椒粉,腌制约30分钟。
4. 穿线晾晒:将腌制好的叉尾鱼用竹签或铁丝从背部穿过,然后将鱼尾挂在细绳上,悬挂在通风的地方晾晒。晾晒时注意避免阳光直射,以免鱼肉变硬。
5. 翻面晾晒:每隔一段时间(约2-3小时),将鱼翻面,使两面都能均匀地晒干。同时注意观察鱼干的状态,当鱼干表面干燥且呈金黄色时,即可取下。
6. 收存:将晒好的叉尾鱼干放入密封袋中,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可保存较长时间。食用时,用温水泡发至软糯即可。
方法是从鱼背鳍向上1公分处开刀,从鱼头开始,沿着鱼骨向下刨开,至鱼尾结束,鱼头对破1。
开好背之后,将鱼内脏取出丢掉,用流动水把里面黑色的附着物仔细清洗干净即可1。开背时注意不要划破鱼胆,若划破鱼胆,会影响鱼肉的口感和味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