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装"和"西装"都是正式的服装,但它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穿着场合。
中山装是中国传统的正式服装,通常由立领长袖上衣和长裤组成,男女均可穿着。它起源于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的服装改革,因此得名。中山装在中国的正式场合、庆典活动、重要会议等场合被广泛穿着。
西装则源自西方国家,是一种西式的正式服装,通常由西服外套、西裤、衬衫和领带等组成。西装在西方国家以及许多国际场合被视为正式着装,如商务会议、婚礼、晚宴等。
因此,中山装和西装都是正式的服装,但在不同的文化和场合中有着不同的穿着背景和含义。
中山装的最初是日本的学生装。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西方服装开始流行,特别是官吏、军人、职员和学生的服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886年,东京帝国大学规定以一种立领单排纽扣上装为校服。随即成为日本学生的制服,被称为学生装。
清代末年这种学生装在我国留学生中较为流行,穿着时不用领带或领结,比西服简便:其形制与军警制服有些相似,穿着后较为庄重,据说孙中山先生非常喜欢这种服装经常穿用,因此在革命者的圈子里首先叫开了中山装。
民国时期出现,19世纪60到70年代盛行。
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近现代中国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综合了日式学生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并被世人称为中山装,此后中山装大为流行,一度成为中国男子最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
很多著名人物如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等都常穿着中山装。
由于中国著名政治人物毛泽东经常穿着中山装示人,所以西方人称呼中山装为“毛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