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
用料
彩绘材料
黄油 25克
蛋白 1个
糖粉 6克
低粉 25克
竹炭粉 适量
蝶豆花粉 适量
红曲粉 适量
戚风蛋糕材料
鸡蛋 3个
低粉 54克
玉米油 24克
糖 36克
牛奶 54克
淀粉 3克
步骤 1
取一张硅油纸,裁剪出戚风模具底的大小。先取一面描绘出来图形的边边,不会画画可以下面放图纸临摹的。
步骤 2
将黄油软化,加低粉,加糖粉,先加一部分蛋白液,先搅拌均匀,太干再加一些蛋白,像融化的巧克力状态就好了。 分出各种颜色需要的面糊,加红曲粉等调成各种颜色,放入裱花袋,减小口。
步骤 3
将硅油纸翻过来,干净的那一侧,先用黑色描绘边,冰冻一下,再取出,用别的颜色描绘,注意,眼睛部分一定要先涂眼球,眼眶,再是原色面糊,最后整个脸覆盖即可。 每一换一种颜色都要冷冻一下取出,就不会混色了。
步骤 4
画完冷冻,做戚风面糊。 取出这幅画,垫在模具底部,因为根据模具裁剪的,所以刚刚好,倒入面糊,其余和戚风蛋糕做法一致。取出晾凉脱模。
步骤 5
完成。
彩绘胶本身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甲油胶,被广泛用于绘制各种图案。而甲油胶则通常需要涂抹2-3次才能达到理想的颜色效果。如果你想要调整彩绘胶的颜色,可以尝试加入三原色和白色进行调色。然而,请注意,虽然彩绘胶可以用来画线条并且能一笔成型,但是其硬度和耐磨性可能无法与专门的甲油胶相比。此外,在美甲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封层来增加甲油胶的维持时间和耐刮性。总的来说,要调制出符合需求的甲油胶,可能需要结合使用多种产品和方法。
彩绘衣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其起源和发展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
古代中国的彩绘衣服
在夏、商、周时期,古代中国人已经开始在手绘衣衫上绘制图案,这些图案用于表明部落的身份或象征意义1。
商代时期,色彩被广泛地用于社会生活中,如青铜冶炼、染色、刺绣和漆器等。商代已设有专门管理纺织品和色彩的职位1。
周代时期,统治者设置专门的机构管理纺织品的染色和色彩,包括矿物颜料染色和植物颜料染色两种方法1。
春秋、战国时期,古代中国人已经逐步掌握了配色的基本原理,并设有五种手绘工匠用不同图案为统治者的服饰彩绘1。
欧洲的服装绘画
16世纪,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和艺术的创新,服装画作为时尚杂志的插画而产生,用于娱乐上流社会2。
17世纪,在法国路易十四的资助下,出现了专门报道服装信息的报纸,促进了服装业的发展2。
18世纪,服装画的表现越来越精美,从单一款式逐渐变成系列服装,并经常描绘时髦的建筑外观、室内陈设等作为背景2。
19世纪下半叶,巴黎成为时装中心,服装以浪漫主义风格为主。20世纪,众多艺术流派如立体主义、野兽主义、超现实主义等为服装画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灵感2。
综上所述,彩绘衣服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跨文化的过程,涉及不同文明和时代的技术、审美和象征意义。古代中国的彩绘衣服更多关联于身份象征和社会地位的标志,而欧洲的服装绘画则与艺术创新和时尚文化的传播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