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夸风最先是从文艺界刮起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文化市场开始逐步开放,市场需求陡然增加,许多影视剧、小说等文艺产品也随之涌现。这时,一些过分追求娱乐性、视觉效果的“浮夸”文艺作品开始出现,这引起了广泛关注。
正是由于文艺作品对年轻人的滋养和引导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浮夸风尤其值得警惕。现实中,我们应该发扬正能量,远离浮躁,推进文化自信的建设。
反对浮夸风是鲁迅先生写的。
因为鲁迅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现代文学家之一,他提出了“文学是为人民服务的”的口号,反对虚假的文艺作品和浮夸的风气。
而其代表作之一《狂人日记》中的“浮夸狂言”也被广泛引用。
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需要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才能有竞争力,而浮夸的语言和行为往往会吸引更多的关注和赞扬,因此一些人会采用浮夸的方式来“卖弄”自己;同时,现代社会也越来越娱乐化,人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被短暂、刺激的内容所吸引,浮夸言辞也更容易被接受和传播。
浮夸风的流行会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它会扭曲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价值观,使人们对实际成就的重视程度降低,同时也会增加社会的虚妄和浪费倾向。
因此,我们需要从个人和社会角度反思和正视浮夸风,并在教育和媒体等方面加强相关教育和引导,推动社会向更务实、更真实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