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撇折, 撇折, 撇折, 撇折, 横
偏旁部首:一
丝(拼音:sī)是汉语常用字 ,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像两束扎起来的丝的形状。丝本义指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引申为丝织品,如丝绸。泛指像蚕丝一样的细线和其他极细的东西,如丝线、铜丝。又比喻极小或极少的量。又特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因其弦古代常以蚕丝为之,故称。
那丝的他一共有5画,他的第一画是折横第二画也是折横,那第三至第四都是跟第一和第二画都是同样笔画,那最后是一横。
部首:一部拼音:sī 笔划:5 部首:一 结构:上下结构 繁体:丝 五行:金 笔顺:撇折、撇折、撇折、撇折、横释义:
1.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
2.像丝的东西。
3.细微,极小。
4.绵长的思绪或感情。
5.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丝等于千分之一分)。
6.公制长度单位,一米的十万分之一(亦称“忽米”、“道”)。
7.指弦乐器。
8.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组词:蚕丝、铁丝、蛛丝、竹丝、丝竹、细丝、丝绵、丝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