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商超的行业现状及痛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行业现状:
- 规模增长: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超市百强》,2019年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近9792亿元,同比增长4.1%,约占全年社会食品零售总额的18.1%;超市百强企业门店总数为2.6万个,同比增长6.6%。
- 行业集中度高:在《2019年中国超市百强》榜单中,前十位百强企业销售额达到5809亿元,占百强总销售的59.3%,具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
- 线上线下相互引流:新零售浪潮下,大量线下商超纷纷转移线上,商超平台模式应运而生。疫情冲击下,商超行业疫情期间销售规模始终保持正增长,表现优于其他线下零售板块。
2. 痛点:
商超行业面临诸多痛点,包括:
- 高竞争压力:市场竞争激烈,商超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创新经营模式,以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 成本管理:商超企业在采购、运营、人力等方面的成本压力较大,需要寻求降本增效的途径。
- 顾客体验:随着消费者对购物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商超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源优化门店环境、商品陈列、服务品质等,以提升顾客满意度。
- 商品管理:商品的管理和周转对于商超企业至关重要,如何提高商品管理水平,减少库存积压和损耗,成为商超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 人力资源管理:商超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如招聘难、人员流动性大、培训成本高等。
- 线上线下融合:商超企业在应对新零售趋势时,如何实现线上线下有效融合,提升全渠道运营能力,成为关键痛点。
总之,大型商超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商超企业需要在市场竞争、成本管理、顾客体验、商品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和优化,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型国企和央企在招聘财务岗位时,通常会选择在知名高校发布招聘信息。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高校名单:
1. "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这些高校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高校,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企业通常会在这些高校的官方网站和就业服务中心发布招聘信息。
2. 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优势高校:在财经领域具有优势的高校,如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受到企业的青睐。
3. 名校综合类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这些大学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声誉,培养出的毕业生具有很好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4. 地方重点高校:部分地方重点高校在区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培养出的毕业生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企业可能会在这些高校发布招聘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企和央企的招聘需求和偏好可能存在差异,具体招聘情况可能因企业而异。在寻找财务岗位招聘信息时,请关注企业的官方网站、招聘网站、社交媒体和校园招聘活动等多种渠道,以便了解更多信息。同时,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加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