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元曲山坡羊全文赏析
时间:2025-05-12 17:05:54
答案

此曲描写了一幅西湖春游的动态画面,我们仿佛跟着作者的文字,走进了西湖如诗如画的春景中。

诗人漫步西湖,放眼望去,远处的春山浓郁如蓝靛,湖光纯净如白练。走在西湖边上,遇到的都是好像从画轴中走出来的清雅美女。这样的美景,这样的邂逅,本就令人迷醉,更何况西湖的美,不仅在现实的人与景,更在其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典故。北宋林逋曾隐居孤山,其梅妻鹤子的故事似乎散发着永恒的清雅;苏轼曾在西湖上筑堤赋诗,其“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雅吟更为西湖赋予了无穷的魅力。作者在这里借用苏轼的比喻,直接将西湖称作西施,所谓“拣西施好处都游遍”,便是将西湖所有美好之处全部看完之意。西湖很大,如果游玩远了,归返就要戴月夜行了,那也不管它,“管甚月明归路远”,其沉迷于西湖美景的惬意情怀跃然纸上。苏轼又有诗《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曾云:“露湿醉巾香掩冉,月明归路影婆娑。”曲中“管甚月明归路远”,当借用苏诗意境,更进一步豪言之:游兴正浓,已顾不得月明天晚了。“船,休放转;杯,休放浅”,既是作者沉溺美景,举杯不停的写照,又是当时西湖游乐盛况的全面展示。美景、美文、美人、美酒,此情此夜,只愿笙歌无休。

元曲四大家哪三个是山西人
答案

元曲四大家中,有三个是山西人,他们是:关汉卿(解州,今山西运城)、郑光祖(平阳襄陵,今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和白朴(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其中,关汉卿被誉为“曲圣”,他的作品包括《窦娥冤》、《单刀会》、《拜月亭》、《救风尘》等12。

元曲的文学基础知识
答案

元曲是元代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它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以下是一些元曲的文学基础知识:

- 体制: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每折代表一个情节段落,有时会加上一个楔子。散曲则包括小令和套数,小令是独立的单曲,套数则是由多个小令组成。

- 角色:杂剧的角色通常分为末、旦、净、杂四大类。末一般扮演男性角色,旦扮演女性角色,净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人物,杂则包括各种配角。

- 曲牌:元曲的曲牌是固定的曲调格式,每个曲牌都有特定的格律和音乐特点。剧作家根据剧情和情感需要选择合适的曲牌进行创作。

- 格律:元曲的格律包括押韵、平仄、对仗等要求。剧作家需要按照这些格律来创作,以保证作品的韵律和节奏感。

- 内容:元曲的题材广泛,包括历史、传说、社会生活、爱情等。作品常常通过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来展现社会百态和人民的情感。

- 代表作家:元曲有许多著名的作家,如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等。他们的作品在文学和艺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推荐
© 2025 东路知识网